12月23日,国新办举行《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发布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赵文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我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超过50%,6-17岁的儿童青少年接近20%,6岁以下的儿童达到10%。超重肥胖上升速度较快、流行水平较高、全人群均受影响是当前人群的超重肥胖形势,但是只要努力,超重肥胖的防控还在机遇期。人群的超重肥胖既是社会发展带来的问题,也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密不可分。超重肥胖的控制必须坚持预防为主,贯穿全生命周期,要从女性备孕、母亲孕期开始,从儿童青少年时期抓起。
第一,从人群层面来讲,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超重肥胖发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不合理,脂肪供能比持续增加,高油高糖能能量密度高、营养素密度低的食物摄入较多,蔬菜、水果、豆及豆制品摄入不足,主食精细化等导致个体能量摄入增加。另一方面,各个年龄人群的职业劳动程度普遍降低,出行越来越方便,电子产品普及导致了居民静态生活时间普遍增加,也导致了能量消耗的减少,能量摄入和能量支出的不平衡,是导致个体超重肥胖的直接原因。 第二,从社会层面讲,促进健康的食物供应系统和人们积极参与身体活动十分重要。在未来,一是需要继续加大推进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要改善饮食和食物的供应环境。二是加大健康体重知识的宣教,继续大力推进“三减三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中的健康体重专项行动。三是要加强个体化的体重管理服务,着力推进以吃动平衡为核心的健康体重管理适宜技术,加强对超重肥胖个体化的指导,通过合理营养和充足身体活动,把健康体重贯穿在全生命周期。 (来源: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