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至23日,第十七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由中国营养学会主办,是我国营养与健康领域规模较大、影响力较广的学术会议之一,集中展示营养科学前沿成果,成为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重要学术与产业平台。 大会设立主旨论坛、40余场分会论坛、200余场专题报告及10余场新闻发布会,围绕“营养创新发展”“植物营养素的营养价值”“营养与能量代谢”“精准营养与健康”等专题展开深入探讨。其中,“植物营养素”作为核心议题,引发海内外专家广泛热议。
植物营养素的价值逐步显现
植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明确提出:食物多样、搭配合理,建议每日摄入谷类200—300g(全谷物和杂豆50—150g)、薯类50—100g、蔬菜不少于300g(深色蔬菜占1/2)、水果200—350g(果汁不可替代鲜果)。
多项研究表明,增加谷物、蔬果摄入,对改善营养状况等具有显著作用。
植物营养素又称植物化合物,它们是目前已知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以外的一类物质,广泛存在于天然植物、菌类及藻类生物中,是植物中天然存在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大豆异黄酮、番茄红素、类胡萝卜素、姜黄素、茶多酚等等,赋予植物独特的颜色、香味和风味。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介绍,人类对于植物营养素的应用,可追溯到人类社会发展初期。近几十年来,随着人们对食物、营养和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加,植物营养素成为营养学、食品科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
植物营养素专题研讨中,来自中美日韩泰等多国学者分享基于大量科学实验与队列研究的最新成果,从作用机制、量效关系、时效关系等多维度,探讨植物营养素的潜力。
深化产学研融合,植物营养素研究成果加速落地
迄今为止,天然存在的植物营养素总数量还不完全清楚,预估有6—10万种。其复杂多样性、作用靶点的多重性,成为科研和转化的主要挑战。推动基础研究、破解植物营养密码、提升公众健康营养,是产学研各界的共同目标。
会议期间,由中国营养学会编著、纽崔莱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支持的专著《食物植物化学物与人类健康概论》正式发布,系统介绍26种主要植物营养素的化学结构、理化特性、吸收代谢、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食物来源及应用前景,为相关科研与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安利(中国)市场部及研发中心副总裁陈佳介绍,植物营养素是纽崔莱的核心科研方向。91年来,纽崔莱构建“从种子到成品”的全链条研发生产体系。2015年在无锡设立植物研发中心,标志纽崔莱全球植物研发“主场”,回归草本文明的故乡。
融合AI与算法技术,安利开发的“神农”系统包含7万+传统中药方剂数据、2万+个植物中草药原料、6万+植物营养素成分数据、超过数万条关联数据,快速分析,持续上线新品。
为持续深化营养学基础科研及转化应用,“植物功能成分与健康研究专项基金”2025年度评审结果发布,首都医科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北京医院、宁夏医科大学等7家机构的科研团队中标。该基金2022年由安利公司出资720万元,与中国营养学会合作成立。
健康社群聚力,健康生活方式落地生根
今年9月是我国第19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各地围绕“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筑牢家庭健康基石”主题,广泛开展“三减三健”宣传、推动体重管理与健康生活方式养成。
安利积极响应,联合权威机构、媒体与专家,发起的“健康中国 我们行动”全民健康素养提升计划,依托旗下营销人员运营的数十万个大健康社群,在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期间,走进北京、上海、广州、杭州、长沙、沈阳、南昌、南宁等30多个城市,以体重管理、健康家庭建设为重点,开展健康科普讲座、身体检测、健康市集、低卡美食制作、健康跑等公益活动;并通过微信小程序,赋能健康志愿者进社区,实现线下活动与线上打卡联动,带动公众学习健康知识,记录健康习惯,帮助他们实现合理膳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衡,推动健康生活方式的日常化、便利化与规范化。
“我们行动啦”小程序作为“健康中国 我们行动”项目数字化支撑平台,其创新运营模式和推广成效,在第十一届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大会上获得重点展示与广泛认可。
2025年,“健康中国 我们行动”已走进60城,落地200余场健康科普促进活动;15年来,活动走进全国百城,覆盖上亿人,切实推动健康生活方式落地生根。
本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安利凭借支持中国营养学会编写《中国居民早餐营养健康模式》、推动合理膳食行动、培养超6万名营养健康顾问等突出贡献,荣获中国营养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