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媒体滚动 ——承德聚力打造高品质健康城市 和合承德网记者 王安娜 努力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医疗保障、不断满足多元化全民运动健康需求……近年来,承德大力推进健康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2022年,承德被评为全国健康城市建设优秀城市,是河北省唯一一个全国健康城市优秀城市。 强化 “大健康服务” 努力提供全方位医疗保障 日前,承德通过精准对接,把京津医疗卫生资源优势转化为自身公共服务优势,与北京、天津排名靠前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进行接洽,与京津多家医院建立协作关系,共建一批紧密型“医联体”,着力打造北京专家多点执业基地、医疗机构转诊康复基地、京津承远程医疗基地。 今年以来,承德围绕承接京津产业和科技溢出效应,加快制定京津产业疏解清单和重点承接清单,编制各产业链图谱,加强精准对接,确保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来得了、接得住、发展好,构建与京津协同联动、优势互补的产业链体系。 承德加快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大健康产业链,全面提升医养康养产业层级,积极与北京三甲医院、专科医院对接,启动建设一批健康养生、协同养老的示范项目;加快制定财政、金融、用地等支持政策,强化职业人才培育培养,完善基础设施和生活、医疗、服务设施配套,健全与京津相衔接的医疗资源调配和医保政策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全要素保障。 下一步,承德将牢牢把握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的有利契机,继续对标对表先进医院,深化学习交流、拓展战略合作,不断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和现代医院管理水平,逐步构建全方位、深层次、高水平的医疗合作新格局,力争惠及更多的承德百姓。 近年来,承德坚持以公立医院改革为抓手,实施市康养医院、市第三医院等新改建工程,打造特色优势专科,市县公立医院水平全面提升,在全省率先实现县级卒中中心全覆盖。 每年选派医师下基层帮扶,坚持“一人驻点、全科帮扶、全院支援”,全面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创新推出“亲情医疗服务”等新模式,全面推行远程动态诊疗,构建城市15分钟、农村半小时急救圈,提供“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一体化服务。 承德深入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率100%,开展孕妇无创产前基因免费筛查,年内实现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中心县区全覆盖。 培育 “大健康经济” 拓展医养康养和文旅体育融合发展新路径 驱车行走在隆化县七家镇温泉村的柏油马路上,一栋栋依山而建的温泉民宿错落排开在马路两侧,“洗砚闲居民宿”“有家民宿”“东洋温泉民宿”……一幅幅鲜艳的招牌映入眼帘、令人目不暇接,吸引着八方来客。在这一公里长的村道两侧,有120余户村民从事温泉民宿。 “这里的温泉富含氟、偏硅酸、氡、锶、锂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属于优质珍稀温泉。对我来说,经营温泉生意自己可以养生,还能在这儿养老,结交朋友,何乐而不为呢?”柒佳栖温泉宾馆老板笑着说。一下车,柒佳栖温泉宾馆的老板就拉着我们进入宾馆参观,热络地介绍着。 柒佳栖温泉宾馆一共有三层,每层设有标间和大床房,房间配有浴缸,浴缸的水管连接着温泉井,客人可以在房间随时泡温泉。老板正是因为承德温泉有很大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毅然决定在七家温泉村投资经营温泉宾馆。现在,这家温泉民宿年收入10万余元,让一家老小的日子“蒸蒸日上”。 如今的隆化积极打造集温泉旅游度假、温泉医养康养、温泉养老养生的多业态发展模式,正在向热河温泉城高端旗舰型温泉旅游度假景区目标迈进。 近年来承德坚持温泉赋能全域旅游,集中培育“温泉+旅游”“温泉+医养”“温泉+养老”等高端业态,下大力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完善全市旅游服务标准、服务质量监测评价、服务质量认证等制度体系,积极承接首都养老疏解向承德转移,实施一批协同养老、医养康养示范项目,吸引北京人到承德康养养老。温泉产业发展正向着更高质量发展迈进。 同时,承德立足热河黄芩、北苍术等道地药材享誉全国的优势,打造中药材良种繁育种植基地,推动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并依托适宜多类型体育运动的气候和地貌特征,大力发展后奥运经济,培育冰雪运动、生态体育等新业态,长城国际马拉松、全国花样滑冰锦标赛、全国雪地摩托车赛等国家级赛事蓬勃开展,室内滑冰场馆实现市县全覆盖,金山岭国际滑雪旅游度假区投入运营,塞罕坝体育训练基地成为巴黎奥运会、杭州亚运会全国四大训练基地之一。 改善 “大健康环境” 加快建设宜居美丽生活家园 位于武烈河西岸的听溪园,是一处已建成多年的游园,由于建设年代较早,部分设施老旧、破损严重,且中间数次修缮未能协调整体风格,今年对其进行整体改造提升,以武烈河为核心景观意象,统筹上游已建成的景观风格,在不改变公园现状空间结构和交通体系的基础上,有效改造和提升该园的整体效果。 “别看这个街角不起眼,但每天都人流不断,来这里遛弯的老人,玩耍的孩子很多。”70多岁的市民张清晨说。他坐在树下的一个座椅上,正看着在儿童乐园里玩滑梯的小孙子。“这个游园内大树多,在这条步道上就像撑起了一把大伞,比较凉快,也是最美的风景。 在位于普宁寺对面的普宁公园中设置了多处文化雕塑小品,方便游人了解普宁寺的建设背景和维护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该公园选址位于景区周边,普宁公园的建成满足了游人及周边居民休闲游憩需求,织补拓展绿色公共空间,优化完善城市功能品质。 “‘口袋公园’虽小,但它紧邻居民小区,可以满足我们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逛公园、赏美景的需求。”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 为拓展居民的休闲空间,提升群众的幸福感,2023年承德新建改建13个“口袋公园”,这些口袋公园建成投入使用后将有效缓解山庄及周边景区压力,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多可观可赏、可游可享的好去处。 承德大力实施城市更新,累计改造老旧小区1054个、受益群众11.4万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0平方米,101个口袋公园串起市民幸福“微空间”。同时,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深入开展农村厕所革命,打造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7个、省级美丽乡村368个,创建美丽庭院43万户、精品庭院10.7万户。 下一步,承德将继续深入推进实施健康承德建设重点工作任务,强化示范创建,推进实施医疗保障、“一老一小”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公厕新建改造等民生实事,提高群众对健康政策的获得感,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