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心理问题与对策 一、常见心理问题: 1、焦虑与焦虑症 2、抑郁与抑郁症 3、恐惧与恐惧症 4、强迫症 5、疑病症 6、网络成瘾 7、性心理问题 8、婚恋问题 9、社会适应问题 10、心理应激障碍 二、焦虑(概念):是指个体因预感到某种不利情况出现时而产生的一种担忧、紧张、不安、恐惧、不愉快等综合情绪体验。 三、焦虑症(概念):当焦虑的严重程度和客观事件或处境明显不符,或者持续时间过长时,就变成了病理性焦虑,成为焦虑症状,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的话,诊断为焦虑症,也称焦虑障碍。 四、抑郁(概念):抑郁或抑郁障碍是指有各种原因引起的以心境低落为主的精神状态。 五、原发性抑郁障碍(概念):是指除脑外科和躯体病、药物、酒精滥用、其他心理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等所引起的抑郁综合征。 六、继发性抑郁障碍(概念):由脑外科和躯体病、药物、酒精滥用、其他心理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等所引起的抑郁综合征。 七、抑郁症的表现: 1、一天中多数时候情绪沮丧(对儿童和青少年,抑郁情绪可以表现稳易怒); 2、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无愉快感; 3、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乏感; 4、自信心下降或自卑,或有内疚感; 5、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6、明显的体重减轻或增加;或明显的食欲减退或者增加; 7、有自杀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8、性欲明显减退; 9、注意力集中困难或下降; 10、联想困难,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 11、一天中情绪有较大波动,常以早上最重,然后逐渐减轻,到晚上最轻。 八、抑郁症定义(概念):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心理疾病,其症状表现比抑郁更为严重。 九、网络成瘾的概念:网络成瘾又称网络成瘾综合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IAD),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络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种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一种生理性不适。 十、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 1、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 2、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激惹哦、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戒断反应;上述戒断反应可通过使用其他类似的电子媒介, 电视、掌上游戏机来缓解; 3、下述5条至少符合1条 (1)为达到满足感而不断增加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投入的程度; (2)使用网络的开始、结束及持续时间难以控制,经多次努力后均未成功; (3)估值使用网络而不顾其明显的危害性后果,即使知道网络使用的危害仍难以停止; (4)因使用网络而减少或放弃了其他的兴趣、娱乐或社交活动; (5)将使用网络作为一种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的途径。 十一、性心理问题的概念:是以异常行为满足个人性冲动的主要方式的一种心理障碍,其共同特征是那些不引起常人性兴奋的物体或情境,对患者有强烈的性唤起。 十二、性心理问题的常见症状:恋物癖、异性装扮癖(异装癖)、露阴癖、窥阴癖、性施虐癖和性受虐癖、易性癖。 十三、社会适应问题的概念:社会适应是个人为与环境取得和谐的关系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 十四、社会适应的基本组成部分:个体、情境、改变。 十五、个人成长婴儿期的主要内容:心理学上把1-3岁的孩子叫婴儿。婴儿开始懂事了,自我意识也开始发展了,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断奶、分离焦虑 十六、个人成长幼儿期的主要内容:3-6、7岁的孩子处于幼儿期,也叫学龄前期。自我意识开始建立;游戏这一时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思维活动以具体形象性占主导地位,具有自我中心性特点个性倾向开始形成。 △保护好奇心和自信心,鼓励其独立性发展 十七、个人成长学龄期的主要内容:6、7-11、12岁的孩子称为童年期儿童,亦称学龄初期儿童。 △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情商培养和智商培养要同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