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体活动定义及分类 (1)定义:指肌肉收缩并消耗能量的任何活动。“运动”是各种身体活动中的一种,指有计划、有组织、重复性的身体活动。“身体活动”涵盖的范围更为广泛,包括各种增加体力输出的身体活动。 (2)分类: 1)生理功能分类:耐力(有氧)运动;无氧运动;对抗阻力的重复运动;灵活性和柔韧性(关节、动作)锻炼。 2)身体活动的分类:工作有关的身体活动;外出交通往来有关的身体活动;居家生活有关的身体活动;闲暇时间的身体活动。体力活动的分类;职业性体力活动,家务,通勤(上下班),为健康而有计划的锻炼。 3)肌肉收缩和运动形式分类:等长收缩;等动收缩;向心运动;离心运动。 2、有氧和耐力活动量的测量指标 (1)有氧运动强度 1)心率 2)代谢当量 3)自觉运动强度 (2)有氧运动时间 3、日常身体活动的测量和指标 能量消耗、行为观察、机械和电子装置监测、问卷调查、间接观察(如设备使用率)、职业分类、参与的运动项目。 4、运动的好处: 改善肌肉、心血管、代谢、骨、心理、预防肥胖和肿瘤等。运动促进健康的方面: (1)改善心肺功能【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肺通气量;潮气量;动脉口径;心肌微循环】; (2)增加心输出量; (3)运动影响血流分配和血容量; (4)运动的呼吸系统反应【增加肺通气量】; (5)运动改善血管功能【动脉扩张管壁增厚、弹性增加等】; (6)改善心血管病人血循环功能; (7)改善冠心病人的心脏功能; (8)大强度运动降低心脏病死亡率; (9)耐力训练降低安静血压; (10)运动影响血液稳态; (11)运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12)对能量代谢的调节 ; (13)运动强壮肌肉; (14)改善骨健康等; (15)运动克服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16)运动可以降低胆固醇,利于降低体重。 5、有益健康的身体活动水平 (1)平常缺乏身体活动的人,如果能够经常参加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他们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都能够得到改善。 (2)获得身体活动促进健康的有益作用不必需从事很强烈的体育锻炼,日常生活中的身体活动也会带来健康促进效益。 (3)增加身体活动量(时间、频度、强度)可以获得更大的健康促进效益。 (4)不同的运动频度、时间、强度和形式促进健康效益的作用有所不同,综合耐力、肌肉力量和柔韧性活动和锻炼可以获得更全面的健康促进效益。 (5)不同人群的运动能力、对运动的适应和反应过程以及社会属性的差异,根据个人条件,保持适度的身体活动可以降低发生运动有关的意外伤害。 6、运动与血压: 血压=f (心输出量)(外周组力);心输出量>外周组力¯ ® 血压;耐力运动、下肢运动;心输出量>外周组力¯ ¯ ® 血压 ;阻力运动、上肢运动;心输出量>外周组力¯ ® 血压 ;倒立或头向下姿势的运动,运动中的血压进一步增加。 7、运动强度的检测指标:心率、代谢当量【代谢当量,活动后的能量消耗/安静时能量消耗,1个单位是每公斤体重每小时消耗1千卡的热量】、自觉运动强度(RPE)分级、给定运动内容和时间。 8、体质,身体素质的概括指标,有氧或无氧活动的能力,弹跳力等。自觉运动强度,220―年龄,或170―年龄*60-70%。 9、青少年行动计划:以提高身体素质,学习运动技能,培养运动兴趣为目的。 10、成年人行动计划:增强身体,预防慢性疾病、;保持肌肉力量、延缓身体衰退、改善心肺功能、改善能量平衡。 11、老年人行动计划:改善心肺功能,防治慢性疾病,保持肌肉力量,延缓肌肉丢失速度,降低跌倒风险,提高生活自立能力和生活质量。 12、减肥行动计划:增加能量代谢,调节能量代谢,保持瘦体重,每天必须至少60分钟的某种形式运动。 |